預言者 A Prophet 尼爾斯·阿萊斯楚普 塔哈·拉希姆 英文對白 簡體字幕 DVD 只於電腦播放 因為種族和信仰的分歧,馬里克埃爾德嘉本納被扔到了監獄裡。這個有著阿拉伯和科西嘉血統的19歲年輕人被判有罪,他要在監獄里呆上6逛年。剛剛入獄的時候,他看上去比別人更加蒼白也更加脆弱。他是一個完全的文盲,既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加之年齡幼小,所以他是以一種完全自閉和孤獨的狀態出現在監獄裡的。 雖然是監獄,但是這裡罪犯卻在裡面組成了一個小社會。監獄的老大是科西嘉人凱撒盧希尼。他讓剛剛進來的馬里克去完成一些令人髮指的“任務”,否則他們就會殺死馬里克。稚嫩的馬里克在這個過程中漸漸變得強悍,他成為了盧希尼的左右手。當他成為監獄裡的老大的時候,他便開始帶領罪犯向監獄的不人道的種族和等級制度發起反抗——而這一切,都是馬里克為了施行自己秘密計劃的必經之路。 幕後製作 【關於片名】 影片名《預言者》是一個帶有反諷意義的名字,在影片裡,沒有一個人能預言什麼事情,他們都是被命運擺佈的小螻蟻。雅克歐迪亞說:“這個標題迫使觀眾去思考影片中沒有出現的因素和情節。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有預言能力的人,讓他去組織影片情節的發展——他是一個全新的人。我是從鮑勃迪倫的歌裡獲得的靈感。歌詞大概是說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為什麼人提供什麼服務。這種有宿命感覺的歌詞很符合我的想法。但是我又找不到一個更合適的名字來為影片起名,後來又沿用了劇本的名字:《預言者》。” 【如何展開影片的故事】 大鬍子的人在歐美電影裡都是恐怖分子——這種習慣上的“認定”在某種程度上讓電影處處掣肘,對於雅克歐迪亞來說,他正是要打破這種習慣上的思維定勢。他說:“我們總是喜歡吧一個阿拉伯人描繪成恐怖分子或者是有極強社會性的人物,我覺得這並不正確。所以我們決定要反過來做,要做一部純粹意義上的類型片,讓這些人在一個新的社會體系裡表露出自己的本性——而不是我們賦予他們的社會性。我的編劇搭檔托馬斯拜德蓋恩(ThomasBidegain)就設置了一個監獄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我們就可以創造出脫離人群、脫離社會習俗和認定模式的人物。或者說我們能創作出不在電影體系內被約定俗成的人物。” 【演員的選擇】 對於很多人來說,扮演主角馬里克埃爾德嘉本納的塔哈拉希姆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面孔。為什麼有三分陰柔和七分模棱兩可感覺的他能進入雅克歐迪亞的法眼,並參演一部鑑於題材的電影呢?雅克歐迪亞說:“其實說到底,《預言者》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和完全意義上的監獄片,它更是一部'道德上'的電影。我也厭倦了監獄題材影片的一成不變的模式和結構,誇張的肌肉男,火爆的獄警,瘋狂的打鬥。這些都太俗套、太無聊了,我也沒有什麼興趣。在這部電影裡,罪犯大多是一些正常的人,體態也並不那麼強壯。他們並不是生來就呆在監獄中的,所以他們沒有必要看起來就是罪犯。這就是我的邏輯,否則電影就太不真實了。影片裡的馬里克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特質,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可以說,他在影片中的成長是他自己提供的,並不是我們賦予的。” 不僅僅是“非主流”的監獄和罪犯,雅克歐迪亞還想通過這個角色表達一種概念和知識的獲得的過程,以及權利獲取的途徑。他說:“從馬里克身上,你看到的是一個普通人,一個上進青年的生活。他從一無所有、一竅不通成長為了一個真正的罪犯,一個大佬。這些足以顛覆所有人對惡貫滿盈的罪犯的理解。那些先入為主的概念,實際都是靠不住的。在他身上,我顯示了一種良好的適應能力,他利用這種能力,慢慢成長,慢慢變化。” 【自我救贖】 也許在當今的電影界,那些有人格缺陷的人是導演眼中的寵兒,用他們做主角,能讓影片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可能所有人都更願意在銀幕上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做出非一般的成就。在《預言者》中,馬里克就是這麼一個不識字、怯懦又非常沒有經驗的人,可是他在慢慢地做出自己的選擇,最終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雅克歐迪亞說:“馬里克在影片中的第一要務就是活下去,如果死掉了,一切都是奢談。也許正是這種嚴酷的環境,才造就了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影片所展示出來的主題就是'學習'二字。而且要留心觀察,要少說多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保留,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要記住,到了極致就是衰落的開始。可能就是在活下去的掙扎中,馬里克開始了自我救贖——他從零開始學習寫字和讀書。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他成為了大毒梟,可是我要說這是環境造成的結果,在監獄裡難道他還能變成聖人麼?即使是最崇高的救贖,也還是要分環境的。” 【道德故事】 在影片裡,馬里克的血統讓他有了大麻煩。一方面,阿拉伯人認為他是科西嘉人;另一方面,科西嘉人又把他排斥在外,認為他是阿拉伯人。雅克歐迪亞說:“他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陣營中,又可以獨立存在。這種游離於社會和體制之外的感覺讓他更加孤獨。一個人需要被社會認同,他才會有歸宿和安全感。可是他的悲哀之處就是他遭受到了無休止的忽視和無窮無盡的漠視。在他的身上,有兩種特質互相交匯:一種是小混混的痞性,因為他是體制之外的孤獨人;另一種是擁有信仰和宗教的虔誠的信徒,因為他的血統決定了他和一般人不一樣。” 也許正是這種身份認定上的不尷不尬和不清不楚讓雅克歐迪亞認定這是一部“道德電影”。他說:“如果一個人處於毫無節制和毫無約束的狀態的話,他也不再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任何約束,那麼他就是一個十足的惡棍和混蛋。毫無精神和道德層面的要求,毫無精神和道德負擔。但是馬里克卻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他身邊的黑暗和惡勢力都在打擊他,這反而淨化了他的靈魂和道德。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更願意把影片稱呼為道德電影而不是監獄片的原因。” 花絮 影片獲得了法國路易德呂克電影獎。 在2009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本片獲得了評委會大獎。 為影片起《預言者》這個標題的靈感來自於鮑勃迪倫的一首老歌《總得服務於他人》(GottaServeSomebody)。 影片的劇本改編自阿布德爾雷奧夫達弗利(AbdelRaoufDafri)和尼古拉斯皮爾菲利特(NicolasPeufaillit)撰寫的電視劇劇本《公社》(Lacommune)。 本片是塔哈拉希姆首次擔任主演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