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编号: |
DB000660-50G |
|
商品名稱: |
桃姐 A Simple Life 2011 |
|
碟片數量: |
1片 |
|
銷售價格: |
150 |
|
瀏覽次數: |
31824 |
|
【轉載TXT文檔】 |
|
桃姐 A Simple Life 2011 |
【影片原名】A Simple Life
【中文譯名】桃姐
【出品公司】博納影視娛樂有限公司/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出品年代】2011 年
【上映日期】2012年3月8日 中國
【國 家】中國/中國香港
【類 別】劇情
【監製】陳佩華/ 李恩霖/ 許鞍華
【導 演】許鞍華
【主演】劉德華/ 葉德嫻/ 王馥荔/ 秦海璐/ 黃秋生/ 秦沛/ 梁天/ 余文詩
【內容簡介】
《桃姐》改編自真人真事,由最深入民心的“母子”演員組合葉德嫻、劉德華再度合作,演繹桃姐與少爺Roger間沒有血緣卻宛若母子的真情,在生活中最平凡細膩處令人動容。桃姐(葉德嫻飾) 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少爺Roger (劉德華飾) 撫養成人。 Roger現今仍然獨身,作為電影製片人的他,工作繁忙,年邁的桃姐依然繼續悉心照顧Roger 起居飲食,成為習慣。一天,桃姐在家中不知覺間暈倒,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據診斷桃姐是中風了,必須利用物理治療盡量恢復活動能力。桃姐向Roger提出代她找一家老人院住下來。 Roger在百忙工作中為桃姐四出找合適的老人院。
桃姐入住老人院後,面對環境陌生,院友怪異的情況下,仍強裝鎮定,Roger趕至照應,桃姐更表現一切應付自如。 Roger工作後常抽時間到老人院探望桃姐,主僕閒話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調侃的老習慣,桃姐口硬心甜,院友大為羨慕。
一晚,Roger 帶桃姐參加電影首影禮,桃姐首次刻意打扮,取出收藏已久的名貴衣服赴會,院友也不禁讚美。首影禮上桃姐大開眼界,見到不少電影明星,然而最令桃姐感到有生之年已然無憾的,不是那位明星,而是相隨半生的Roger...
【人物原型】
影片改編自本片監製李恩霖與曾侍奉他家三代的女傭鍾春桃之間的真實故事。
鍾春桃祖籍廣東台山市,作為一名孤兒她自小寄養在一個澳門家庭。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她遇上了李恩霖的祖母。輾轉之下,被帶到了香港成為李家的小傭人,當時她只有13歲。李恩霖將他與桃姐之間的關係形容為“雖然沒血緣,但是不等於會少一點”。而她本人則比葉德嫻大10多歲。鍾春桃本人於2003年中風,2007年逝世。
【籌 備】
李恩霖是香港的一位電影工作者,以前他與許鞍華合作過《女人四十》(擔任創作總監)。李作為一名電影人,把想要將自己與保姆之間的情感故事搬上大銀幕的計劃與故事大綱告訴了許鞍華。許導對於這樣一個講述老年人孤獨狀態的故事一見傾心,她說“因為我也老了,64歲,單身,開始擔心孤獨,怕老得太潦倒”。她認為通過寫實手法把香港老人的市井生活、人情冷暖與世故家常在電影中還原出來,可以讓許多人更加關愛自己身邊的老年人。劇本由曾與許鞍華合作過1987年電影《書劍恩仇錄》的編劇陳淑賢負責創作。許導後來就找劉德華投資,劉不僅願意出力幫忙,還找來了博納影業的老闆於冬共同投資。
本片是許鞍華與劉德華繼《投奔怒海》(1982)和《極道追踪》(1991)之後的第三次合作;作為葉德嫻自2000年的《九龍皇后》後相隔11年再次出演的電影,是李恩霖推薦她演桃姐這個角色的;也是劉德華和葉德嫻兩人合演的第十部電影,距離上次合作《黑馬王子》(1999年)已有12年之久。
【拍 攝】
2011年2月下旬在香港開拍,4月上旬現場拍攝完畢。總投資3000萬人民幣,其中製作成本為1200萬。
主要拍攝點為九龍半島西北部的深水埗,片中的老人院即位於此地。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地區,但卻很少在香港電影裡出現。選擇此地作為拍攝地的原因,許鞍華說“這是不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我覺得這地方的居民與商戶之間充滿溫情,很有人情味。有些人會覺得這裡節奏懶散,但我偏愛它的人性化。”香港總計有700多間老人院,八成為私人經營,規模分大、中、小三種類型,片中的杏林護老院有一百多個床位,規模屬於中型,並有工作人員和義工24小時看護。
主角Roger所居住的房屋則直接使用了真實原型李恩霖位於美孚新邨的家,因此真實原型桃姐住過的房間、用過的家具、走過的菜場,李恩霖常坐的沙發、餐桌,乃至李恩霖帶桃姐從老人院裡出來時到過的公園、吃過飯的茶餐廳,都寫實地再現在了鏡頭里。
在訪問中葉德嫻談到她對角色的詮釋。她認為Roger並不是把桃姐當親人看,並且認為桃姐的奉獻精神很不簡單。葉德嫻並表示她演桃姐的角色很容易,而稱讚劉德華工作態度好,演出Roger心態轉變的演技也很好。
片中有八個飾演老人院的老人來自於一個老年人劇團,他們之前剛演過一個香港本土的舞台劇,其他人則是真正生活在老人院裡的人。
此外,香港與內地的著名電影人如鄒文懷、徐克、洪金寶、劉偉強、於冬和寧浩等都參與了客串演出。
【幕後花絮】
葉德嫻不但深入了解桃姐的人物性格,連造型上也一絲不苟,不但自行觀察老人家走路的姿態和神情,連頭髮也沒染兩個多月,任它自然流露蒼老感覺,甚至自備道具拐杖到場開工,以配合角色所需,相當細心。拍攝當天,華仔與葉德嫻在大廈的平台溫馨散步, 背著鏡頭的葉德嫻一拐一拐的走著,連華仔看著她這身的造型也覺得維肖維妙,且讚美她說:“我這個媽媽真有一手,很了得!”葉德嫻對華仔的讚美照單全收,且還得意洋洋的表示:“我之前拍過一場街市的戲,真的沒人把我認出,我走到一個蔬菜檔攤前左望右望,那位菜販問我,阿婆想買什麼菜呀?很好玩。”
在大廈平台拍攝期間,剛好是早上時分,人流稀疏,最初街坊們也以為華仔和葉德嫻乃一對普通母子在平台散步而已,並沒發現兩人的身份,直至被華仔的粉絲識破,一下子整個平台便聚滿了街坊看拍戲,幸好街坊和粉絲們也很合作,並未影響拍攝,但正值新年竟然跟自己偶像碰個正著,有街坊在旁興奮的笑說:“一早在樓下碰到華仔了,今年還能不行大運麼?”
【評 價】
《桃姐》在威尼斯舉行完首場放映後,接受采訪的多位外國記者及評論人都對影片給予了頗高的評價:他們能理解片中對香港老年人現狀的描寫,認為該片情感動人,且不乏不少細節上的幽默;葉德嫻的表演出色,而劉德華回歸質樸的演出也相當特別與搶眼。
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看完影片盛讚道:“這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最近一部佳作,許鞍華從自己的視角詮釋香港文化,用細膩的鏡頭語言表達對香港文化的關懷。”
搜狐娛樂的三金以“最後的本港特色,節制的樸實親情”來形容本片。網易的表江將影片喻為“電影工業時代的手工精品”,他寫道“許鞍華秉承克制、內斂、不煽情原則,用近似於手工業者的精細、準確及不譁眾取寵,來刻畫普通個體的個人情感和經歷,……之所以說《桃姐》更像一部手工業作品是在於,它擁有手藝人一般的堅守,用自己多年的手藝把故事說好,不帶渲染,不有意炫技,不用各種音樂、特效等手段來咣咣砸觀眾的耳膜和心靈,就是細密的針腳把歲月的各種回憶縫進去,甚至有一些細節和情感是你一時半會體會不到的,就像手工藝品的魅力需要時間的洗練才能顯現一樣,但只要時代的列車越快前行,手工藝品的價值越會被慢慢沉澱。”
中國知名影評人魏君子對本片評論道:影片敘事手法簡練,節奏從容。劇情看似平淡然層層推進。全片飽含生活趣味令觀者在笑聲中回味喟嘆。作為一個言志載體,它不僅有《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般對死亡的平靜探討,又有對社會現狀的諷刺揶揄。許鞍華舉重若輕處理這類沉重的現實題材,體現了她在探討家庭倫理命題與人文關懷方面一貫高超的藝術能力。葉德嫻與劉德華的每場對手戲都生動難忘,她於生活細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與敏感,尤其是對嗔與悲的細膩把握都展現了精妙的演技;劉德華與葉德嫻默契的合作,以及他駕輕就熟的角色充滿了濃厚的生活質感。
香港電影導演葉念琛說:“《桃姐》最精采是葉德嫻和劉德華的母子檔火花,葉出神入化的演技近乎無懈可擊。劉德華從影以來最貼近平凡人的演出,難能可貴。”香港導演莊文強評價說:“這居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業電影!每一個笑點都準確無誤,節奏暢快。入場前,施南生體貼地問我有沒帶面紙。完場後,我吿訴她:眼淚在心裡流,面紙抹不到。”中國編劇寧財神說:“這幾年,我發自內心喜歡,並願意為之做些事的華語片有兩部:《我們天上見》,《桃姐》。他們的共同點是歲月消融不去的愛與包容。希望這樣的電影不會消亡,有誠意的好電影,是我們最後的榮光。”台灣演員吳奇隆甚至自己掏錢請粉絲觀看本片,賈樟柯、章子怡、姚晨、楊冪等藝人也紛紛在微博上力荐該片給觀眾。
|
|
|